当我沉默的时候,我感到充实;每当我开口,同时感到空虚。于是我的内心极度膨胀,直至最后肆如汪洋大海,流进世间最低平的地方,却偏偏居于最高的地位。
——题记
我喜欢闭上眼思考,想象自己是天地间一棵苇草。风来的时候,我就倾倒;雨来的时候,我就低头;我顺应万物总是自然而然,并非因为要顺应而顺应。我自以为有了超脱,饱经人世风霜,任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,对一切毁谤赞誉无动于衷,只求能获得一个德字的称谓,可越发觉得我离德的境界越来越远。
人们都认为,上等品德的人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,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,一定是处于众人之上,如神灵一般的存在。就算不是飞在云端,也应该是居于山顶的。不知有多少同我一样想要获德的人开始觊觎那座巍峨飘渺的山,似乎此山堪比蜀道难且越往上能容纳的人就越少。不少人开始不择手段,你争我夺,进一步不惜头破血流;而其中不乏半路折返者,因此郁郁不得意。终于有人登上了山顶,稳稳地,俯视万方心中畅快淋漓,只是烟云散去,清醒来却发现身边一个人都没有,他得到了真正的孤独。
原来,所谓最高的地位,不在外物,而在百姓心里。一直苦苦追求,反而偏离了正轨。多少人还蒙在鼓里,因为进一步而喜悦,因为退一步而失落。得竟然形成了一种时尚,发财、出名成为硬道理,成为一个共同体的精神,于是开始了竞争、巧取豪夺,无所不用其极。一切为了得而奋斗,贪“得”无厌。罪莫大于多欲,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僭欲得。不知足之足,就永远不会满足。
干旱的地方下雨是幸福,不缺水的地方却仍求雨的话,只会带来灾难。那么,因为欲会带来的祸患,我就放弃一切,无欲无求吗?怕是不然。饿了我要进食,渴了我要喝水,有性欲自然会想要获得快感……人欲不可纵,亦不可绝。有欲求,不会钻营取巧,只是做好分内的事,所谓尽人事,听天命,若是踏实,那一杯羹定还是属于你的。
另一方面,放弃了得,又是为了更大的得。……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。求多应从求少开始,真正的大道在于以退为进。那些自古以来的王侯将相,功高名显,到头来还是荒冢一堆被草没了;那些富商巨贾,金玉满堂,却莫之能守。老子说,功遂身退天之道。圣人们不争,天下才无人能与之争。这让我想起了美国总统华盛顿,这个开国元勋,率兵有万夫莫当之勇,打下了江山却让出了高位。受命于国家危难之际,隐退于功成名就之时,这也是中国人一贯追求的大义,不自伐的人才是有功。谁能说华盛顿这种行为不是德呢,放弃了功名,却百世流芳,按老子的说法,他真正得到了常功名。又如中国现代作家余秋雨,在身担上海戏剧学院校长一职,改正文革之风,事业蒸蒸日上之时,选择了幽静的山林。最后成书《山居笔记》脍炙人口,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令人钦佩的文人风范。
善利万物而不争。最上等品德的人,都像水的品性。都说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,老子应该笑了。能做王的人,或者说能长久做王的人,不是骑在人民头上,而是俯在人民身下,即便如此,人民看他也是仰视的目光。所以,要获得德,不仅要杜绝贪得无厌,还要甘心处众人之所恶,博爱天下。
其实,道不远人。索求、争夺才是德之大忌。人呢,要学会随遇而安。不一定非要超脱世俗,跳出红尘。有一颗向善向美的心,处于厚道实在的境界,想成为德,却不将它挂在嘴边就够了。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会不断地丰富内心,也许有一天迷失了,希望那是在在渺无人迹的山谷,不受污染的水边,一个令人流连忘返,欲行又止的地方。我已经准备好打开窗户,迎接每天的日出,知清知静,爱世间如老人的初恋。
作者简介:
尹延威,男,1995年生,西南交大政治学院13级在读生。双重性格,时而沉静,时而好动。爱好在僻静的地方思考人生。座右铭无波真古井,有节是秋筠。人生本就如逆旅,自己也亦行人一个,不如当作游戏一场,潇洒走一回。